11月12日,2023年第三季度“中國好人榜”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河北滄州舉辦。一個個閃耀的名字,一件件光榮的事跡,傳遞出真善美的強大力量。
近年來,全社會大力選樹好人、宣傳好人、全國各地好人好事不斷涌現,蔚然成風。這些好人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獻,用凡人善舉履行使命、守護道義、傳遞溫暖,他們身上所蘊含的道德基因和文明元素,正是我們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,更是我們弘揚社會正氣、凝聚思想共識的重要途徑。我們要大力弘揚“好人精神”,傳遞真善美力量,讓“好人精神”代代相傳。
弘揚“好人精神”,傳遞真善美力量,就要強化宣傳引領,促進形成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的社會風氣。一方面,通過組建宣講團常態化開展好人故事宣講“進機關、進社區、進校園、進企業”,設立“好人榜”,打造“好人墻”等讓更多人了解好人事跡,讓好人風采傳遍各個角落,讓“好人精神”深植百姓心中。另一方面,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、站、文化館、家長學校等陣地資源邀請好人進行現場交流,與居民面對面講述親身經歷,分享人生感悟,讓廣大居民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和啟發,自覺以身邊好人為榜樣,積極學好人、做好人。
弘揚“好人精神”,傳遞真善美力量,就要構建制度生態,讓“尊重好人”“禮遇好人”成為全民共識。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禮遇幫扶制度,加強好人關愛管理,落實走訪慰問、提供社會保障、就業培訓、法律援助等幫扶措施,保障好人權益,賦予他們參與更多社會活動的權利,讓好人更有獲得感,讓“好人效應”持續“發酵”,進一步形成好人好報“強磁場”。另一方面要針對各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廣泛開展道德評議,褒獎善行義舉,懲戒失德行為,推進移風易俗,破除陳規陋習,倡導文明新風。
弘揚“好人精神”,傳遞真善美力量,就要汲取不竭力量,把榜樣的示范力量轉化為躬行實踐的自覺追求。上榜"中國好人"中,無論是堅守古城保護志愿服務第一線40余年的謝勤國,還是堅守講臺35載守護瑤娃求學路的姜晚英,他們都堅持用平常心做不平常的事,用小愛凝聚人間大愛,充分彰顯了為國為民、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,為廣大人民群眾樹立了精神榜樣和行動指引。我們當以榜樣為鏡,弘揚“好人精神”,將榜樣的力量轉化為躬行實踐的自覺追求,在拼搏奮進的道路中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。
作者:西陵區葛洲壩街道辦事處 張雨晴
特別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。三峽宜昌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。